与大型商超和购物中心相比,便利店不仅门店占地面积更小,距离消费者更近,经营更加灵活,而且在营业时间、提供的服务等方面也占有优势,是重要的零售业态之一。尤其是连锁经营的便利店,更成为零售业中极具规模效应和竞争力的主要业态。
随着“新零售”的兴起,传统零售业受到冲击,便利店却呈现逆势增长的趋势。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便利店进行数据整合和服务创新,更好地迎合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是便利店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生活场景更贴近于消费者,门店成熟周期短,可以快速大规模复制,使得便利店成为零售市场新兴的增长动力,并吸引大量资本入局。
在过去的2020年,国内便利店发展在遭遇新冠疫情冲击的同时,也释放出强大的活力。尤其便利店被视为实现“新零售”策略的重要场景,使得零售、电商企业纷纷加码,众多跨界者也在争相涌入。现在我们就通过6个关键词,对2020年的便利店发展进行回望与盘点。
2020年便利店发展的6个关键词
1.抗疫保供
突发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正常的社会和生活节奏,食品和生活用品等物资供应也面临考验。作为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态,便利店在保障民生物资供应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便利蜂、京东便利店、物美多点等便利店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保障商品供应和服务,支持配合防疫抗疫,承诺不关门、不停业、不涨价;通过多方途径采购民生必需品,并通过无接触送取货的方式,确保门店周边一公里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应。
其中,根据京东便利店的需求,新通路采销团队联动品牌商、联合仓和平台商家以最快速度补货,保障门店商品的稳定供应。针对消杀、个护、方便食品、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团队还联动多地仓储资源进行紧急调配。便利蜂在疫情期间始终有超过九成门店坚持24小时营业,彰显出便利店企业的责任担当和服务能力。此外,全家、Today便利、喜洋洋等企业还积极捐款捐物等形式对抗击疫情进行支持。
在抗疫过程中,便利店体现出便民利民的社会责任属性。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便利店有望在未来的突发事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积极总结此次疫情防控经验,完善突发事件下的各项应急机制,更好的发挥便利店应急保供优势,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2.面临挑战
在疫情影响之下,2020年也是便利店行业面临诸多挑战的一年,既要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又要承受市场同业竞争、异业竞争,以及经营成本上升、客流量减少等方面的压力。一些区域型便利店品牌在冲击下只能关门倒闭。例如,去年5月北京全时便利店发布停业通知,全时便利店北京区域所有门店正式结束经营。而此前全时在天津区域内的门店也已出现大规模关店。
具体来看,目前便利店的消费场景主要在CBD等商圈,由于疫情带来的停工停产、商务活动减少,以及人口流动受到限制等原因,使众多商圈型便利店在客流量方面出现大幅下跌。虽然社区型便利店的需求有所提升,只是市场占比相对较小,仍未成为中国便利店的主流。
2020年社区团购发展迅猛,也给便利店等线下实体店带来巨大冲击。作为依托社区的区域化、小众化、本地化的团购形式,社区团购在疫情期间迎来飞跃式增长,引来各路资本甚至是互联网巨头的兴趣。而多数平台及背后的投资商,将目光瞄准的是传统便利店市场,并通过采用巨额资金补贴消费者的方式在迅速攻城略地,对便利店形成正面冲击。
疫情之后,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也在发生改变,出于安全考虑、宅家时间增多等原因,更多消费者选择线上方式购物,导致线上购物需求大增,使便利店需要在开展线下营业之外,也还具有配送到家的能力,从而使便利店的运营管理和供应链模式也在变化。
3.利好政策
为缓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商务部、国税总局、国资委部门在2020年频频发文扶持小店经济。对于便利店的扶持,全国范围内的补贴政策也陆续出台。例如,去年5月北京市发改委发布政策提出,蔬菜零售店、早餐店、便利店(超市)等5类新建或在建便民商业项目均可申请,有望获得总投资30%,甚至是50%的支持。此外,京东、腾讯、美团企业也迅速跟进,先后公布了对地摊经济、小店经济的扶持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便利店的发展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2020年1月,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是一项民生工程”,并提出18项政策措施,力争到2022年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门店总量达到30万家,销售额累计增长超过50%,全国中等以上城市每百万人口不少于200家门店,连锁便利店24小时营业门店的比例不低于30%(含无人零售店),成为服务民生、便利消费的重要载体。8月,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的通知》,主要聚焦影响便利店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加快网点布局,推动数字化改造,建立智慧供应链等具体措施。随后,湖南、河南等省市陆续跟进,积极推进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国内便利店行业迎来重大利好。
4.多元竞争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显示,中石化易捷、美宜佳、中石油昆仑好客、天福、全家、罗森、浙江人本超市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十足、之上)、7-ELEVEn、苏宁小店、见福进入榜单前十。总体来看,目前的国内便利店市场,本土与外资品牌并存;而在本土品牌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步发展,来自电商、快递、地产等领域的跨界者正在不断涌入,市场格局呈现多元化。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本土品牌便利店并未停止网络布局的脚步。东莞市糖酒集团美宜佳便利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衡近日对外透露,美宜佳在2020年净增门店3149家,到年底全国有效门店数达到22394家,遍布全国18个省150多个地级城市,主营业务增长超过12%,同时取得较好的经营效益;2021年美宜佳将继续推进全国发展布局,进一步加快店铺发展速度,希望尽快实现3万店的目标。
便利蜂也是本土便利店阵营中强势发展的一个。2020年便利蜂新开拓了郑州、济南、青岛、广州、深圳等地的600家店铺,而目前以自营模式开出1800多家连锁店铺的便利蜂,在未来三年还有更大的目标。便利蜂执行董事薛恩远在2020年底对外透露,便利蜂2021年的门店数将突破4000家,一半将位于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到2023年,便利蜂门店数将达到1万家。
外资品牌和不少新品牌也在快速崛起和扩张,如7-ELEVEn分别在河南郑州、山东烟台布局开店,并且即将进入济南市场;日本零售巨头企业永旺主动探索“生鲜+便利店”的模式,其首家生鲜便利店去年8月在广州开业。本土企业也在积极跨界,如圆通、顺丰等快递企业早在多年前就开始涉足便利店业务,如今再添新面孔。2020年12月,链家首家社区精选便利店在北京低调开业,这是链家首次尝试“地产中介+便利店”模式。“网红”菜市场微风市集的“兄弟品牌”微风便利店,近期也已在京布局5家门店,主要位于交通枢纽,走传统便利店的路线。据悉,2021年微风便利店计划再新开10家门店,门店数量将达到15家。
5.市场下沉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消费习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内各城市之间的便利店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0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一线城市中,北京单家便利店覆盖人口数最多,便利店密度最低;二线城市中,重庆、昆明、南宁、青岛等地的单店覆盖人口数远高于同等经济水平城市,发展潜力大。
从全国范围看,由于一线城市房租、人力等成本攀升,便利店面临巨大压力,而随着二三线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为便利店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再加上商务部《关于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各地的便利店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使全国范围内便利店营商环境得以优化。在这种背景下,便利店品牌纷纷将目标二三线城市,使渠道加速下沉。
“二三线城市将是中国便利店的好战场,很可能也是主战场。”好邻居便利店总经理陶冶表示。据悉,发力下沉市场成为众多连锁便利店企业的战略选择。美宜佳董事长张国衡和每一天便利店创始人张培彦都明确将会“大力发展下沉市场”。在外资品牌方面,以全家、7-ELEVEn、罗森为代表的企业也在加紧行动,其中罗森采取与本土零售商及合作伙伴携手的方式,目前已跟泰兴、海纳星地等企业合作下沉到三四城市;7-ELEVEn则通过开放授权区域合作,加快扩区拓店的速度。
6.加速转型
业内专家表示,便利店行业已进入稳健发展阶段,企业需要更多考虑存量优化,通过提高商品力、运营力和智能数字化能力,寻求稳步扩张。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了消费者向线上迁移,线下客流下降明显,便利店要想在与社区团购等新零售业态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必须加速转型,加快数字化运营,强化供应链能力。尤其是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虽然门店数量众多,但平均坪效距离国际领先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便利店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初级阶段,在数字化供应链探索和智能技术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国内便利店企业正积极寻求数字化手段提升经营效率。例如,作为数字零售服务平台,多点Dmall的数字化商业操作系统MiniOS,可为便利店数字化提供全渠道全场景解决方案。针对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中的痛点问题,如选品陈列难,要贴合用户需求变化;订货靠经验难订准,缺货率、损耗高等等,MiniOS能以数据驱动,从会员、门店、商品等数字化着手,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据悉,多家便利店品牌已与多点达成合作,包括昆仑好客、可好、物美等。其中,物美便利店在全面切换系统半年后,智能购占比提升到70%,线上到家业务销售增长300%。
2021年便利店发展重点:强化供应链
展望2021年中国便利店行业,美宜佳董事长张国衡认为,可能面临几方面挑战:一是消费升级、生活在线化;二是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三是外卖、社区团购、电商继续发展,对便利店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门店的盈利水平将受到更大压力。
他相信便利店业态始终有其市场价值,2021年便利店企业应做好基础运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且拥抱互联网,想办法增加线上销售份额。不过,张国衡也表示:“每个企业的发展阶段、所处市场、自有秉赋、发展战略等不尽相同,我们需要向先进学习,但更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本土便利店品牌成长壮大的过程中,采取的战略和方式或有不同,但供应链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新佳宜便利店创始人兼CEO伍敏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2021年新佳宜的重点是供应链优化和自有品牌商品开发。据悉,新佳宜自己新建的物流园将在今年正式投入使用,会将其供应链效能、硬件条件有改善,包括系统自动化。
《2020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在对企业经营趋势进行展望时明确提出,便利店企业应将深度建设供应链作为长期战略,包括注重供应链整合和物流效率提升,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供应链各个节点,升级柔性化供应链模式,如物流介入业务过程,基于大数据进行需求预测、智能选品备货分仓,数据积累形成不断迭代优化;从需求段拉动生态供应链资源,提高服务精准性和水平,降低高空载率;不断升级数字化能力,如需求感应、跟踪和记录、路径和仓储计划、智能分单逻辑、库存和补货计划、产品来源追溯等。
除强化自身供应链能力外,加强企业间合作共享也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例如,福建见福便利与全家便利已于成都区域合用供应链系统,双方配送车辆、仓储及部分商品供应均为同一体系。据悉,若双方合作顺利,未来成都区域内见福便利与全家便利的商品结构将逐渐趋同。此外,每日优鲜也从去年开始针对鲜食工厂、便利店输出仓储冷链配送体系,输出方案包括仓储租赁、鲜食到店配送次晨达两大板块,未来计划将目标客群拓展至夫妻老婆店、小餐饮门店以及C端客户。
加强供应链系统建设,成为驱动便利店向前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新技术和新模式,更需要新思路的启迪。3月31日~4月1日,2021全国电商与零售物流发展论坛暨第十届快速消费品供应链与物流高峰会(会议详情链接)将在无锡山水丽景酒店举办。本届会议以“变革与深耕”为主题,业界专家和企业代表将围绕零售业供应链与物流的优化创新进行观点交流、思维碰撞,共寻解决方案与发展机遇。同时,大会还将颁发突出贡献人物、优秀物流工程、创新技术、供应链创新方案,以及新零售与新物流年度奖等奖项,通过榜样的力量引领零售业转型发展。目前大会正在紧张筹备中,欢迎你的加入~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