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驱动下,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从理念加速转向实践。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作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备受各界瞩目。
4月27日,韵达股份发布了《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系统展现了企业在环境、社会、治理(ESG)三大维度的深耕成果。
环境维度:全链路减碳,构建绿色物流生态闭环
韵达以“揽-转-运-派”全场景为切入点,打造了覆盖物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运营体系,其减碳成效呈现三大亮点:
包装瘦身与循环化
电子面单普及率超99.9%,相当于每年减少纸张消耗数万吨;
“瘦身胶带”采购比率达100%,2024年通过减少胶带长度累计降低碳排放量,这一数据相当于保护了数万棵成年树木的生态价值;
可循环中转袋投放量突破1205万条,累计循环使用达27亿次,替代传统编织袋,从源头减少塑料污染。
清洁能源替代与园区碳减排
19个转运中心建成光伏屋顶,发电量达1615.78万千瓦时,满足园区部分用电需求;
新能源车辆规模持续扩张,全网新能源货车达3875辆,较行业平均水平,其单台车辆年减碳量显著。
运输环节效率革命
通过省内/区域甩挂运输模式,减少车辆空驶率;
智能路由系统优化装载率,使单位包裹运输能耗下降。
社会维度:赋能乡村,激活城乡经济微循环
韵达将物流网络延伸至乡村末梢,构建了“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其社会价值体现在两个层面:
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双向畅通
通过“共同配送+资源整合”模式,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赋能特色农产品供应链标准化,带动农户增收超30%,例如云南滇鹰试点中,循环包装管理系统使农户物流成本降低。
就业创造与本地化消费升级
新增1.2万个乡村末端岗位,吸纳农村劳动力;
通过快递进村工程,推动农村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跃迁。
治理维度:科技赋能,ESG理念融入战略肌理
韵达将ESG与商业价值深度融合,其治理创新值得关注:
数字化底座支撑可持续决策
“1+N+AI”科技战略覆盖智能分拣、无人车配送等场景,使包裹周转时间缩短;
运营管家系统实现供应链资源精准调配,客户库存周转率提升。
公益实践专业化与可持续化
“韵·苗”助学项目累计资助1800名学子,项目采用SMART原则设定量化目标;
公益捐赠924万元,聚焦教育、医疗领域,通过第三方审计确保资金透明使用。
行业启示:物流企业的ESG价值创造路径
韵达的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全链路减碳需技术与管理协同
从包装革新到新能源车辆,再到智能算法优化路线,技术减碳与管理提效缺一不可。
乡村振兴需构建利益共同体
通过物流网络下沉,既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又创造就业岗位,实现企业、农户、消费者多方共赢。
ESG治理需制度化与数字化并重
将ESG纳入高管考核,建立碳管理平台,方能避免“漂绿”风险,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韵达ESG报告,不仅展现了企业在绿色物流、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领域的具体行动,更揭示了一个深刻趋势:ESG不再是成本项,而是企业构建长期竞争力的核心引擎。当物流企业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战略基因,其创造的不仅是环境效益与社会价值,更是面向未来的商业模式创新。